作者:南通红木家具厂家 发布时间:2023-02-11 16:36 浏览:
书房,是一个美妙的地方,它可以短暂的逃遁熙熙攘攘的尘世,让心灵得以休养生息,与单纯的藏书之所不同,书房是为人设,而不是为书设。
那么一个属于自己的、可以在其中静心读书的所在,便是书房,却不在乎书的多少,或者也不在乎书的品类。
《真赏斋图》 明 文徵明
文人的书房,其实意不在书,而更在于它的环境、气氛,或者说重在营造一种境界。
这样一个绝无功利之心的小小空间,读书实在只是涤除尘虑的一种生存方式。
南宋杨国宝《题所居壁》云“有竹百竿,有香一炉,有书千卷,有酒一壶,如是足矣”,此则居室与书房的合一。
窗外有水,有竹,斋中有几有榻,有书插架,有花插瓶,一炉沉水,一张七弦,便是理想的燕居之室,榜之曰某某斋、某某居、某某书室,皆无不可。
明 马轼《归去来辞图》(局部)
挂冠归隐的陶渊明也该有一间书室。明人马轼与李在、夏芷合作一幅长卷《归去来辞图》,在“稚子候门”一段里便为他安排出这样一间。
高柳掩映中的村舍自然要有朴野之趣,从半开的窗子里望进去,里面书桌一张,上边放着书函一,又笔格和笔,砚和水盂,又香炉一,插着香匙和香箸的箸瓶一。
墙上一轴芦雁,一张琴,又一轴山水权作架格而放了一卷一卷的书画。这是明人的有意求“古”,不过也只“古”到宋元。宋人却是喜欢在住居中别筑小室,独处读书,如此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,便也可以称作书房。
当然只是有一坐、一架,空间看起来还单薄一些,而填充这些空间的就是陈设。而这些陈设也被称为文玩、雅玩、清玩等高大上的命名。
明代文人崇尚高雅,讲究品味,对于书房的陈设布置格外重视,一些世家高士更是出了一些清玩的专家,高濂、文震亨、李渔都是如此。







